核電審批一旦重啟 設備企業獲益
發布時間:2012-09-29 02:29:53
瀏覽量:4039
受日本福島核泄露事件拖累,我國自去年3月份起暫停核電項目審批。隨著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通過《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風險受控、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我國核電項目審批有望開閘,而核電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一旦核電項目審批重啟預期兌現,則核電設備類尤其是主設備和耗材廠商將重點受益。重啟時間窗口或在下半年
對于“核安全規劃”的出臺,業內普遍認為,這距離我國核電審批重啟又近了一步。
去年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露,讓世界各國對核電安全十分重視。2011年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四項決定,即組織對我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切實加強正在運行核設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和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
該次會議同時指出,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
在歷時逾一年之后,今年5月31日國務院公布了調查結論,盡管部分核電廠存在安全隱患,總體樂觀,“核電廠在設計、制造、建設、調試和運行等各環節均進行了有效管理,總體質量受控”,并“具備一定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能力,風險受控,安全有保障;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滿足我國現行核安全法規要求,風險受控,安全有保障。”
與此同時,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通過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國務院昔日暫停核電項目審批主要就是考慮到安全問題,既然核電安全檢查報告肯定了我國核設施安全標準體系,認為我國民用核設施風險受控,安全有保障,這為未來核電重啟做好了鋪墊。
“上半年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重啟的概率比較大。”一位券商研究員昨日對商報記者表示,“最遲也將在2013年初。”
本周二,環保部發布公告,稱對中國核電下屬7家生產企業開展了核查工作,經審查,沒有發現該公司下屬生產企業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這意味著中國核電已通過上市環保初審,向上市邁出了一大步。
根據此次環保合規事宜公示所披露的信息,中國核電擬在上交所上市,募投項目包括福建福清核電工程1-4號機組、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浙江三門核電一期工程、海南昌江核電工程1-2號機組和江蘇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工程,上述5個項目總投資額為1735億元。
中國核電通過環保初評,這也意味著管理層已放行核電項目審批。而在啟動IPO募資之前,中國核電5月30日已發行35億元企業債,募集資金也悉數投向上述核電項目。
事實上,盡管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我國暫時停止對新核電項目的審批,但管理層似乎并未動搖發展核電的決心。
今年2月中旬發改委能源局新設立核電司,近日能源局下達2012年核電標準研究與制訂、修訂計劃,要求各單位2013年底前完成標準研究與制訂、修訂任務。
國際局勢也奠定了我國發展核電的良好環境。據悉,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后,除日本和德國對核電表現謹慎之外,大多數國家保持積極發展的態度。2012年2月,美國時隔34年之后再次批準新建AP1000核電站;俄羅斯正在準備建設首座海上核電站,計劃再新建26臺核電機組,到2025年達到總發電量的25%(現在大約為16%);韓國2011年底審批兩臺機組開工建設;目前21座核電站運行,計劃2030年之前再建19個機組,使國內發電占比由目前的32%提高至40%。
新增容量投資或達3000億
5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2020年核電遠景目標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予以公示。據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即將披露的2020遠景目標將不會低于市場此前預期,即在2015年裝機約4000萬千瓦規劃的基礎上,2020年中國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萬-7000萬千瓦。
這意味著,從目前到2020年我國核電將新建3000萬千瓦。我國目前在運營及在建核電機組共有約40個,裝機合計4000萬千瓦。
“在建項目將在2014、2015年形成一個裝機小高峰。”方正證券研究員張遠德指出,“按照2020年總裝機7000萬KW推算,新批的3000萬KW項目將在2018年左右形成又一裝機高峰。”
該研究員同時預計,AP1000有望成為我國三代核電的主導技術,但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
不過,由于美國今年2月份已批準新建AP1000核電站,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打消了我國國內輿論對AP1000安全性的質疑。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審批放開后,受制于技術的消化吸收,第三代核電技術再次放行將在2014年左右,項目仍然會以第二代核電技術為主。
“從目前規劃的項目來看,已有電站的新建機組基本上采用原機型,AP1000在規劃機組中占比約50%。”方正證券研究員張遠德指出,“按照項目時間進度推算,2020年以前建成的機組將在目前已規劃的項目中產生,預計AP1000將在2020年以后的項目中開始占據統治地位。”
中銀國際研究員許樂民指出,核電建設重啟后,按照預測,到2020年新增裝機容量將在2000-3000萬千瓦之間,“以一般五年的建設期來看,這部分新增裝機容量將在2015年之前核準進入建設期。”
據許樂民測算,這部分新增容量將帶動核電投資大約在2600億-3900億之間,其中設備類需求主要包括核島、常規島主輔設備和其他輔助設備如變壓器、閥門等,占整個投資的50%-60%左右。
設備和耗材廠商重點受益
在核電項目審批即將啟動的預期下,核電設備類尤其是主設備和耗材廠商將重點受益。
商報記者梳理券商報告發現,主設備廠商東方電氣(600875)、上海電氣(601727);耗材廠商中核科技(000777)和江蘇神通(002438)都將重點受益。
東方電氣作為國內主要核電核島制造商,該公司在手核電訂單400億元將進入收入確認高峰期。據平安證券預計,東方電氣2012年核電收入將達80億元。
上海電氣為我國核電設備制造商龍頭之一,該公司具備AP1000三代技術的成套制造能力,又成功實現國產化的全球首臺AP1000穩壓器和AP1000堆芯補水箱的制造,符合未來以AP1000和EPR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的發展趨勢;同時,該公司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發電機定子機座也順利完成研制,具備核電常規島自主設備制造能力。
中核科技目前承接多項核電關鍵閥門國產化任務,包括核島內核心閥門主蒸汽隔離閥以及三代核電AP1000的關鍵閥門爆破閥等;此外,該公司在核化工閥門領域具備壟斷性優勢,隨著我國乏燃料后處理步入產業化發展,該公司優勢將逐步轉化為盈利。www.microbell.cn(邁博匯金)目前該公司核閥業務收入占比約在20%。
江蘇神通在其拳頭產品——核電蝶閥/球閥之外正在大力開發核電配套設備新產品,其中地坑過濾器等產品技術含量高,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2年核電建設恢復的概率較大,包含田灣在內的多臺機組招標重啟有望為江蘇神通帶來2.5億元以上的新增訂單,加上在手訂單預計2013年該公司核電交貨量有望超過3億元。”瑞銀證券報告指出,“而根據該公司在手訂單推算2012年核電產品交貨量有望達2.5億元。”
方正證券還預計,新進入核電高端領域的水電彈性龍頭浙富股份(002266)有望借助中核平臺,在控制棒驅動機構這一高毛利藍海市場中分得一部分蛋糕,成為水電和核電雙料彈性黑馬。
浙富股份去年定向增發募投項目之一就是增資華都公司實施百萬千瓦級核電控制棒驅動機構等核電設備建設項目。據悉,華都公司是民營企業浙富股份和國企中核集團下屬的核動力院合作成立的,做核控制棒驅動機構相關的業務。
長江證券預計,華都公司今年的任務預計是如期取得環境部下發的核電設備生產資質,實現收支平衡,2013年將釋放業績,“有中核集團的支持,華都公司未來是否有新訂單將不是問題。”
此外,受益于核電項目審批重啟的上市公司還包括核電大型鑄鍛件龍頭企業中國一重601106和二重重裝601268、生產核電風機的南風股份300004、生產核電通風空調的盾安環境002011以及生產核電吊籃的海陸重工002255。
其中,盾安環境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協議書》,承擔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核島通風空調系統(HVAC)項目總包,中標合同金額1.54億元。該協議的簽訂標志著盾安環境成功實現了由暖通設備制造商向核電暖通系統總包商的華麗轉型,也打破了國內核電暖通系統領域7年來獨家壟斷的行業格局。
◇相關鏈接
核電重啟民資或分一杯羹
日前,新非公36條相關細則陸續發布,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輪撬動民資保增長的大潮中,核電領域也有望引進民間資本。
商報記者查閱發現,新非公36條中明確提出,民間資本可以參股建設核電站。
“民間資本參與核電站的建設雖僅是參股,還遠未達到水電站和火電站建設的參與程度,但對于核電這個特殊的行業來講,這已是一大進步。”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昨日對商報記者表示。新非公36條規定,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
隨著壟斷行業對民間資本的逐步放開,預計不久的將來民資將有可能參股核電站建設,屆時已搶先一步進入核電領域的上市公司將率先受益,比如盾安環境和浙富股份等。
日前還有消息稱,浙江省已經有近39家民營企業進入了核電及相關領域,而隨著核電計劃的重啟,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浙江民企進入這一領域,預計未來5年內全省將會有50家左右的民企會進入這一領域,不過大多集中在核電輔助設備制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