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Nuclear power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指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核能可通過三種核反應之一釋放:1、核裂變,較重的原子核分裂釋放結核能。2、核聚變,較輕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釋放結核能。3、核衰變,原子核自發衰變過程中釋放能量。核能是人類最具希望的未來能源之一。人們開發核能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重元素的裂變,如鈾的裂變;二是輕元素的聚變,如氘、氚、鋰等。重元素的裂變技術,己得到實際性的應用;而輕元素聚變技術,也正在積極研究之中。
光伏
Photovoltaic
光伏,即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發電系統。光伏發電系統的能量來源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一種清潔、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光伏發電過程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
光伏發電系統分為獨立光伏系統和并網光伏系統。光伏發電系統是由太陽能電池方陣、蓄電池組、充放電控制器、逆變器、交流配電柜、太陽跟蹤控制系統等設備組成。
?儲能
Energy storage
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 儲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個名詞,代表儲層儲存油氣的能力。
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尋求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方法,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首要問題。對中國這樣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來說,既有節能減排的需求,也有能源增長以支撐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大力發展儲能產業。
火電
Thermal power
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固體、液體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能轉換為動能以生產電能。火電包括燃煤發電量,燃油發電量,燃氣發電量,余熱、余壓、余氣發電量,垃圾焚燒發電量,生物質發電量。
水電
Hydropower
水電是屬于水利科技名詞,該詞意思是指水和電,水力發電等。水電是清潔能源,可再生、無污染、運行費用低,便于進行電力調峰,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在地球傳統能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普遍優先開發水電,大力利用水能資源。中國不論是已探明的水能資源蘊藏量,還是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上風電
Offshore wind power
海上風電場是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風電。與陸上風電場相比,海上風電場的優點主要是不占用土地資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響,風速更高,風能資源更豐富,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時數更高。但是,海上風電場建設的技術難度也較大,建設成本一般是陸上風電場的2~3倍。海上風電作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領域,“十四五”期間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多地相繼出臺規劃,“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高、不占用土地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特點,是全球風電發展的最新前沿。
電力
Power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發現于19世紀70 年代,電力的發現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成為人類歷史18世紀以來,世界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從此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機械能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供應到各用戶。
通信
Communication
通信,指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通過某種行為或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從廣義上指需要信息的雙方或多方在不違背各自意愿的情況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質,將信息從某方準確安全地傳送到另方
政采
Political procurement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政府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或為公眾提供服務,在財政的監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通過公開招標、公平競爭,由財政部門以直接向供應商付款的方式,從國內、外市場上為政府部門或所屬團體購買貨物、工程和勞務的行為。其實質是市場競爭機制與財政支出管理的有機結合,其主要特點就是對政府采購行為進行法制化的管理。政府采購主要以招標采購、有限競爭性采購和競爭性談判為主。
航空航天
Aerospace
航空是指載人或不載人的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中的航行活動;航天是指載人或不載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的航行活動,又稱空間飛行或宇宙航行。人類為了擴大社會生產,必然要開拓新的活動空間。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大氣層,再到宇宙空間,就是這樣一個人類逐漸擴展活動范圍的過程。
航空航天是人類拓展大氣層和宇宙空間的產物。經過百余年的快速發展,航空航天已經成為21世紀最活躍和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領域之一,該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標志著人類文明的最新發展,也表征著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先進水平。
石油化工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國的支柱產業部門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石油產品又稱油品,主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加工過程常被稱為石油煉制,簡稱煉油。石油化工產品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油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生產石油化工產品的第一步是對原料油和氣(如丙烷、汽油、柴油等)進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約200種)及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這兩步產品的生產屬于石油化工的范圍。有機化工原料繼續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種的化工產品,習慣上不屬于石油化工的范圍。在有些資料中,以天然氣、輕汽油、重油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建筑工程
Construction work
建筑工程是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屬構筑物設施所進行的規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以及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工程。也指各種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筑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
軌道交通
Rail transit
廣義上的軌道交通是指各種由火車、鐵路、車站和調度系統(包括調度設備和調度人員)所共同組成的路面交通運輸工具,包括一切傳統鐵路系統和新型軌道系統。廣義軌道交通的主體就是傳統鐵路,包括高速鐵路。
狹義上的軌道交通一般特指城軌、即城際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兩大類型,如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東莞軌道交通等。一般來說,軌道交通比較多用于稱呼在經濟發達地區中新建的各種中短距離客運鐵路系統。
鋼鐵機械設備
Stee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鋼鐵行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包括金屬鐵、鉻、錳等的礦物采選業、煉鐵業、煉鋼業、鋼加工業、鐵合金冶煉業、鋼絲及其制品業等細分行業,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之一。此外,由于鋼鐵生產還涉及非金屬礦物采選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業門類,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將這些工業門類也納入鋼鐵工業范圍中。
先進裝備
Advanced equipment
先進裝備制造業是指我國裝備制造業中重點發展的富含技術性的裝備制造業。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進行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工業的總稱,即“生產機器的機器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又稱裝備工業,是為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種技術裝備的產業總稱,也是工業的核心部分,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任,可以說它是工業的心臟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是支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石。